项目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战略。
以助力乡村振兴、创新产业协作、园区共建、消费帮扶、组团服务等方式为出发点,聚焦玉溪市“文、水、农、旅、养”等优质资源,推进大滇西健康旅游发展带、昆玉红文化颐养旅居带等旅游产业带联动发展,构建全国健康生态圈,擦亮元江县“滨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新名片。
项目区位
元江县
地处昆曼国际大通道楚河经济干线、泛亚铁路东线和中线交汇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滇中城市群和边境口岸“两小时经济圈”。
地块位于元江县城北部,与元江县城隔河相望,距中老铁路元江(甘庄)站18公里,距元江高速出口6公里,沣江大桥、元江大桥、新大桥可直接通往项目所在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核心优势
交通资源
元江县地处昆曼国际大通道、楚河经济干线、泛亚铁路东线和中线交汇处,随着“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元江跻身滇中城市群和边境口岸“两小时经济圈”,元江货物运输可通过元江站直接发运国内各铁路车站,包括老挝、泰国、缅甸、越南等中老铁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成为云南省面向这些国家、地区开放的前沿;加之永金高速和通用机场加快建设,元江将形成“四纵两横两点”立体交通路网,成为玉溪市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连接地带,是云南乃至全国内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气候环境
元江县城海拔较低(约400米),气候温暖、湿润(全年平均气温24.1℃,冬季平均气温20℃),属典型干热河谷气候,日照充足,终年无霜,是冬季避寒养生胜地。
海拔及气候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风湿系统疾病的慢性病患者及心肺功能衰退的老年人有非常良好的优势。项目所在地1公里范围内有在建的元江县人民医院,周边有元江县中医医院、元江县民族医院等医疗资源,可为项目康养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支持。
民族文化
元江属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约为 21万人,少数民族约17万人(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拉枯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1.85%,创造了异常丰盛的灿烂文化。
水能资源
元江县是云南省清洁能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84亿立方米,是全国平均面积产水量的2.3倍,在西南4条主要河流中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于怒江和澜沧江,居第二位。共有沸泉、温泉18处,水温为21-94℃,流量86.2L/s,年产水量272万立方米。项目内部有天然的温泉资源可为未来打造温泉旅游提供支撑。
旅游资源
元江县古有“滇南雄镇”之盛名,今得“天然温室”、“哀牢明珠”之美誉。2017年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建有中国唯一的“萨王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瓜果飘香。在项目5公里范围内有世界第一高桥、蝴蝶养殖园(全国80%的蝴蝶产自元江)、亚洲最大芦荟生产基地、茉莉花种植基地、芒果森林公园、农果种植区、栖霞山、滑翔伞等,可联合打造旅游路线。
项目概况
土地情况
2022年12月8日,玉溪家园公司以6亿元竞得元江县江东片区12宗土地,总面积约909亩。其中5宗为住宅用地(黄色部分),面积约421亩;6宗为商业用地(红色部分),面积约417亩;1宗为市政道路用地(灰色部分),面积约62亩。2023年6月将启动二次供地,用地性质为商业(玫红色部分),面积约44.5亩。
规划内容
依托元江县干热河谷地区气候、交通及资源聚合优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哈尼、彝、傣、白、苗等)为内核,打造集“医养、康养、度假、旅居、田园”为一体的全龄全生命周期国际文旅康养示范区。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约31亿元,主要建设全域旅游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温泉酒店、森林温泉、温泉民宿、码头夜市、太阳城民族文化广场、文旅康养配套住宅等内容,植入“康、养、疗、乐”四大服务体系和“康养生活秘书管家”一大服务模式,构建农商文旅体康的田园产业生态系统。
合作方向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参与构建“铁路经济“助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以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核心IP一一云南省“医康养+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地标,推进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云南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贡献力量,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注入新的源动力。
诚邀企业、银行、金融机构、社会投资人等合作投资,携手共赢。